评论:

  • 祢琬凝 0小时前 :

    家国情仇融合的比较好的影片了,如果是政治家可以看看不同层次政治家的权术运作,也可以看看年轻政治家的热情;我们普通人看看休和妻子之间的夫妻关系微妙变化。无论我们的关注点在哪场战争,两位年轻人都懂得了很多处理问题方式也成熟了许多。

  • 枫桂 3小时前 :

    关于历史事件的一种演绎,放到今天来看,其实大家都明白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所有的谈判,协议,不过是暂时的借口,最终还是实力说话。捷克的苏台德地区,也真是够悲催。

  • 真夏真 0小时前 :

    7 历史永远比想象的更具体,也更现实,更无情,片中呈现的政治博弈还是偏戏剧性。guarding angel 很美。二战真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写的总母题,对于一二战间隙的和平争取,服务于错误的高尚事业的迷茫(《长日将尽》),战争与代际以及个人成长的绑定及其反思(《浮世画家》)。狂热地支持一项事业并不惜代价,巅峰就是战争。想读读《张伯伦传》了,是否真是 to buy time at the expense of one's own reputation

  • 雯梦 3小时前 :

    设定突破了硬拗的极限,剧情极其无脑,表演超级浮夸

  • 鱼修竹 1小时前 :

    电影情节不错,不过小说改编的剧情只能认定为虚构历史,片尾对虚构历史进行主观评价非常不可取,似乎是虚构事件与历史实际发生别无二致,这样极其误导观众,对虚构历史的盲目崇尚,对真实历史产生不切实际的评价,丧失以史为鉴的作用,片尾就打上本片参照历史,剧情基本虚构会好多了,四星给电影本身,不对电影中任何历史真实人物进行认识

  • 珠涵 4小时前 :

    虽然外媒评价并不好,但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部片子,也补了补二战爆发前英德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张伯伦这个人的一些认识。几千万人的死活其实就掌握在一两个人的手中,而能影响这一两个人决定的是身边的秘书和助理,也许历史就会在那一刹那因为一个并不重要的身边人拐弯了,但谁能预料谁能阻挡历史的长河走向呢。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当下的乌克兰真是惊人的相似。历史总会在不同中重复相似之处。

  • 皇梦凡 9小时前 :

    这么严肃的一件事情,整的像小孩过家家似的。

  • 郜高格 7小时前 :

    George MacKay參加過一戰啊張伯倫先生,你是忘了1917了嗎?(不是)。Jannis Niewöhner還挺好看的,也有可能是角色加滿了濾鏡:當一個人在反抗他的元首,但同時說出「我不會背棄德國」的時候;當一個人終於意識到極權能做出那種事,就能做出任何事的時候。即使現在無能為力,會遲疑,會害怕,但沒有關係的,只要常提醒自己絕不可遺忘。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法西斯就在你我的身邊,在蟄伏,在等待,我們一定要反抗。/我會想念你的,永別了。永別了。

  • 段干向薇 2小时前 :

    我是不能当总统,这是啥工作啊!大脑超高速运转,要连续工作15个小时,只能在飞机上打个盹儿,吃饭都在思考分析,周旋于各种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妈呀这也太辛苦了!鞠躬尽瘁、被误解、背黑锅、随时有生命危险,稍有不慎就被媒体揪住。太可怜了!

  • 月帆 1小时前 :

    以前所看到过的历史表述,大都指责张伯伦,这部电影就道出了首相的良苦用心。战争的直接受害者都是平民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时,绝对不是热爱民众的政治家的选项。此时此刻,战争容易而和平难,激怒纳粹容易而缓解其大规模的铤而走险难。利用外交手段尽量将战争延缓,为盟国争取宝贵的准备时间,这是张伯伦处在那一历史时刻的伟大贡献。

  • 粟夏山 0小时前 :

    哈哈,《帝国的毁灭》里的戈培尔在这部电影里面演希特勒,他演谁谁都不像,脸不像元首就算了,可是身形松散得也不像是经历过一战的德国下士啊?选角真是疯了,还是怀念甘茨演得希特勒。不过这电影拍的真的不错,虚实结合得有张有弛,英国佬拍二战电影的确要比美国人进步一些,突破了《至暗时刻》里把张伯伦黑得一无是处的那种白左式的政治正确观念,终于给张伯伦一心为劳苦英国百姓要和平正名了,也没有落入为他洗地之嫌,总之,政治都是让位于现实的,理念现行的强人政治,最终结局必走向纳粹的下场。张伯伦在飞机上说,媾和条约终有一天会被撕毁,那才能让全世界看清希特勒的真实面目,那时候就是同盟国一起战斗了,牺牲自己的名誉只是小小的代价罢了。

  • 权依童 3小时前 :

    真的非常喜欢慕尼黑交锋,全程充满压抑感和焦躁感,还有两人初次间谍行动的青涩。手。保罗行纳粹礼时颤抖的手,休安抚保罗时镇静的手。休是那种,典型英国人,闷闷的,即使在朋友和爱人面前也非常有疏离感,但被保罗推推就会无奈地跟着他走。

  • 环巧蕊 4小时前 :

    看完很悲伤,比《法比安》更悲伤

  • 革思聪 9小时前 :

    重新評價張伯倫,也算是近年趨勢;把推翻希特勒的希望寄託在納粹軍官窩裡反,聽起來就不太會有人相信吧,果然畢竟是虛構的,2022.02.13

  • 蚁青香 8小时前 :

    民众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似乎只看到的是短期效应和即时生效的利益,而政治家们却在看到短期时,也会留心长期。在与流氓对抗打牌时的确需要留一手,特别是当斡旋与谈判无法抵挡时代历史的走向和洪流时,为了长期,当下不得不作出牺牲也是必然的政治策略了。政治伦理是权衡利弊,结果比过程重要,数百万的死与几万的死其实并无区别,只要能结束能赢,目的也就达到了。然而民众最终都要为他们为自己虚幻的选择而买单,战争的绞肉机,一旦开始,民众都难逃被当炮灰被献祭的命运,只有政客,参与历史,留名历史,对历史负责,活着或死去,时间也会慢慢诉说他们的故事和抉择,历史是他们的游戏,至于民众从来都是尘埃,没有真正的选择权,也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更不会真正参与到政治游戏中。BTW牛津同窗好嗑啊,德圈太小,男演员几乎都演了纳,太绝了不是。

  • 贲佳悦 1小时前 :

    不想打仗就要牺牲他人,这种做法是符合人性的。战争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借此可以分析下目前的东欧问题,可能程度还远远不够扩大化。

  • 祁彦龙 4小时前 :

    歷史故事有趣的點就在於,每一個角度去剖析歷史人物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就看到Chamberlain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犧牲,這樣的觀點其實是好的,因為人是多面性的,不能因為最終的結果是錯誤的,就否認了他當下的立場就沒有為和平做出一些努力。

  • 滕小凝 9小时前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紧张气氛弥漫在凌晨的夜空之上,真得分不清历史和现实哪一个更加贴近我的生活……

  • 郜海亦 2小时前 :

    前半部分渲染的很好,到了慕尼黑就开始崩坏了,看着着急啊。张伯伦颇有点当年李鸿章式的无奈啊。两个愣头青太不把政治当回事儿了。元首说的没错,他周围的都是没种的软蛋啊~但凡英法或者国内反对势力强硬一点,德国也不至于那么嚣张

  • 能寻桃 9小时前 :

    慕尼黑协议被洗白为为了准备和德国战争准备拖时间的策略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