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 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屈楚萧 饰)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赵今麦 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吴孟达 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本片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

评论:

  • 苑曼云 9小时前 :

    打扰了,我麻了。真的离谱,基本上都看过,我大无语了。不过小怪说的人类总是一本正经,忘记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 索夜柳 2小时前 :

    咋说呢,也不是觉得重制版完全不行,但是能不能提示一下,走进电影院发现是重置版还是很奇怪的。

  • 柏初 6小时前 :

    前面节奏太慢了,后面很好看,要是轰隆隆隆隆再少点就好了,翻斗花园也改成翻豆花园了。但是我永远爱图图!!!

  • 红可可 9小时前 :

    它聚焦了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关爱老人

  • 窦芷蝶 6小时前 :

    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儿童教育片,其实不如出的第一个大电影有点思考性。

  • 濡韦 3小时前 :

    还不错啦,但是我好像长大了。

  • 运运 3小时前 :

    柬埔寨。长片处女作。平遥。难看。撩撩几个人物,故事没讲清,人也描不全,整个观影过程十分煎熬,偶尔有几处亮点。(见到了贾樟柯,气场很足,虽然有点油腻,但还是很可爱的啦~)

  • 碧鲁承弼 1小时前 :

    老楼拆除的经过,聚拢着人类迷茫的过程。金边的夜晚依旧灯火通明,命运却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压力,谁都没有办法能够用上自己的办法。

  • 晨梓 0小时前 :

    玩伴搬家了,我也搬家了,但我们的前景并不一样光明。楼拆了,腿截了,一段人生和一种生活结束了。似乎是第一次看柬埔寨电影,也是第一次获得这个国家现实生活气息的感受。三人乘着夜色同骑摩托与三个同样共骑摩托的女生搭话一段最有趣,有如晚风轻拂。贾樟柯监制,对片子本身的感触尚不及对他映前介绍影片的一番话来得深。

  • 王兰月 1小时前 :

    前面三个人莽撞又沉闷的劲头让我想到《风柜来的人》,可惜导演没让这条线发展起来。总的来说,如导演所说,确实是一部个人化十足的电影,但只展示了和大厦的联结被切断的阵痛,没有关注那种联结最初是如何生成的。父子关系塑造得有些生硬、理想化,也是有点缺乏情感上的预设。视听语言我还是挺喜欢的,许多静默的画面,身着西装的父亲,即将倾倒的大厦,这些给我印象很深

  • 星芃 3小时前 :

    还可以,假期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看,消磨时间,孩子很喜欢看

  • 荆凝蕊 3小时前 :

    【Mediocre】C

  • 钊锟 3小时前 :

    跟闺蜜一起回顾童年,动画片里的人真好,不会老去,还是那么充满活力。 动画主题讲的是多关注孤寡老人,独居老人,让孩子和老人形成梦幻联动,一起陪伴一起成长,但现在特别在大城市,孩子哪有什么时间,鸡娃,鸡鸡鸡,老人也哪有什么时间,接送孩子,哭哭哭,整个社会都在加速前进。 希望“双减”,取消培训班等政策之后真正的贯彻落实,孩子压力小了,父母,老人的负担轻了,大家才能像动画片一样永远有活力,永远年轻吧。

  • 栋子 3小时前 :

    二十多岁了我还在看图图,还是很熟悉的感觉,陷入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中……因为寄托了我们的幻梦和理想,动漫人物就是永远都不会变老,永远都在闪着光。

  • 鄂晴画 4小时前 :

    柬埔寨 前二十分钟看着还行/后面都还蛮无聊/没有浪漫化的反抗/只是推移着接受改变/是怎么失去的半条腿就像是怎么失去的一幢楼 @2022-04-05 00:54:05 @2022-06-03 23:20:59

  • 珍彦 0小时前 :

    从小就喜欢看这个动画,现在长大了还是一样喜欢看,总体来说剧情还好。

  • 罕丝娜 7小时前 :

    然后希望像动画片那样,当我们长成大人,都还记得自己曾经是小孩吧。

  • 索阳旭 5小时前 :

    你们欠大耳朵图图一张电影票。

  • 闫海融 4小时前 :

    lalalalalalalalalalalallalalalalalalalalalalal

  • 申迎天 4小时前 :

    平遥影展开幕片。难得观看到柬埔寨电影,也是一部青年导演的处女作,作者本人的童年往事构成了电影文本的创作基点。自我挖掘的自传式书写——这大概业已成为一种自特吕弗以降的“作者论”的主流叙事,面向亲身经历的回溯视点也意图向观众传递一种“敞开心扉”的真诚。不过,本片的风格基调似乎太过模棱两可,尤其表现为纠结于纪实与诗意,在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之间凌乱徘徊,二者的转换往往显得唐突甚至没有必要(譬如,出现了一段对“荒废的白色大厦”的梦境叙事,其表述方式显得“类型电影化”,甚至接近某些惊悚片的视听手法,从而破坏了整体韵律)。不过,也有不少桥段组织得相当巧妙,譬如片尾母亲和孩子的对话,一组正反镜头将两个人物各自发生的不同动作交错剪接在一起,时间的运动及其流逝就这样在画框之外得到了十分微妙的隐喻及其表征。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