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颛孙风华 4小时前 :

    感觉到片方已经尽全力了。我很喜欢这个片子,它就是我这个阶段的萤火虫。肖央真好。

  • 贲佳悦 9小时前 :

    另外,在泰国拍戏的香港演员努力说普通话真有点搞笑。

  • 颜槐 0小时前 :

    群情激奋那段,女记者欲言又止,蛮好。

  • 督曼青 3小时前 :

    翻拍一部8分的电影,不出什么大毛病6分还是有的,5.9分低了,给个3星拉一拉~

  • 驹寒云 1小时前 :

    7分。较为不错的悲剧劫持案。这片质量还可以,只是不明白完全不是《误杀》那样的悬疑片,又何必误导观众,让观众抱有方向不对的期待呢?好在逻辑问题不多,虽然最后那台手术就在同一栋楼可能性不大,但为了增加戏剧冲突也可以理解,不然肖央最后的目的就无法保障。BGM挺普通的,那钢琴一弹下去,就知道煽情的点到了。反转和肖央最后的决定都是预料之中的,不过当剧情推进到那一步后,还是会感动,因为这个决定真的太悲壮了。如果非要找到与《误杀》的相同点,恐怕只有“发生在泰国”了,影视编剧和电影爱好者勉强有点关系吧。宋洋演的医生不错。

  • 杞雨竹 9小时前 :

    误杀1中文化做的不错 流畅好玩 既然已经成功为什么不继续中文化印度的第二部呢。 看较量2的时候还明确表达了想看国产翻拍。 没想到误杀2居然去翻拍美国的迫在眉梢了。 果然成品是二十年前那个味 毫无惊喜。

  • 百里一凡 7小时前 :

    1】本片投资最少也有几千万吧,为啥一点质感都没有呢,后期没钱调色?

  • 迮妙之 6小时前 :

    除了最后悬疑结局设计得失败以外,其他都不错。本来值得更好的评价。

  • 曹英毅 8小时前 :

    4、我对前作表示认可,因为前作是个相对成功的翻拍,但我对挂羊头卖狗肉系列衍生,且去除了原作精华用烂俗的情感戏来替代的翻拍作品表示恶心

  • 臧青文 2小时前 :

    这是一部打两星有点少但打三星又确实多的片子,首先来说刚开始的画面质感和运镜还挺唬人的,但这种假象持续的时间没有超过十分钟,接下来就是完全没有惊喜的剧情,是可以毫不费力就能猜到的结局,是剧本的硬伤和导演平庸。一整个看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编剧和导演都把它当行活干了,没花几分心思在里面,或者就是奔着踩观众的共情点去的,刻意整了一部“对不起观众,但对得起投资方”的套路之作。看完了才来评价,是我对这片子最大的尊重了,真是白瞎好演员了。

  • 鄞晶滢 9小时前 :

    导演戴墨有些水平,视听调度算精确,就是故事太糊了,结局加了个戏中戏小花招;演员演技可圈可点,任达华那一脸白胡子很有质感!

  • 杭梦桃 4小时前 :

    不及格的分数我觉得是功利的命名引发错误的期待酿成的后果,很想说一声活该。。但其实主题还好,演员的表演也称得上真挚。

  • 蓓梅 2小时前 :

    希望“大唐”也能有正义的警察,拼命的记者,和义愤填膺的群众。

  • 瑞骏 5小时前 :

    2】各种模仿的大杂烩:背景音参杂了美剧《黄石》 片头模仿007警察从天花板上掉入现场,别和我说都是为了致敬经典啊!

  • 格蓓 1小时前 :

    这电影都过了半年了,当时没看应该是被这普遍的低分劝退的。满屏都是对陈思成的恶评,那就不要去给他贡献票房嘛。剧情bug确实挺多,好在肖央和任达华演技挽救好大一截,其他演员是在恶意黑泰国吗?最后有一说一,这电影跟误杀2 毛关系没有,纯蹭。换心脏虽然不科学,还是挺感人。

  • 钊礼 5小时前 :

    全员动机可信度为0,加上所有卡点来劲的行动,只感觉到团队的自作聪明且趾高气昂。地方换成泰国拍个人vs体制,为啥还不行;而文牧野连地方都没换又为什么行?不言自明。一众演员都不灵了,导演不行,再好的演员都出不来。

  • 隗学名 7小时前 :

    剧情bug太多,父子强行煽情,医院外的围观者一会同情一会愤怒,太分裂。

  • 鹤柏 2小时前 :

    有些孩子不是普通孩子,但是很多孩子还是普通孩子。

  • 雅采 6小时前 :

    评分7-8分之间,续作本来就难拍,况且相比第一部,翻拍的是本来就已经很成功的《迫在眉梢》。但是《误杀2》做到了,在原作的基础上有升华有延展,更主要的是留下了plan C给观众无限想象。肖央宇宙再下一城。

  • 邱安双 0小时前 :

    并不觉得有多好,甚至觉得过度地用煽情戏码来掩盖各种情节的不合理过渡,顺便讨好东方审美的父亲系观众的做法有点恶心,因为所有的人物对白,围观群众的魔幻般的盲从并不符合现实生活。片子一边呼唤正义,一边在很多bug上模糊正义,在很多连动机都没搞清楚的情节上煽动性地上价值,却只是触碰了一些有社会问题的人,却并未直指真正的痛点。底层人民的不满就被你们这些上层人民轻易利用起来作为公映口号,可最后的情节又为什么变成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俗套中?这种自相矛盾的话术和那种“不做父亲的人很难感动”这样偏激武断的规训一样可怕,继续这样的自我坚强式的陶醉与隐忍的感动,还会有成千上万的父亲等着要吃苦,然后陷入到一个内耗的恶循环中无法自拔,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